糖妈妈“巧”吃水果,专家来支招
“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好惨,看着别个吃水果,我只能流口水”,“别人吃瓤我吃皮,对生活都绝望啦”,“管它什么糖尿病,为了娃娃皮肤好,我想咋吃水果就咋吃”,“天天黄瓜吃起,嘴巴寡淡寡淡的,娃儿咋个长得好嘛”……
看到以上孕期糖妈妈的抱怨和对吃水果的纠结,恐怕很多妈妈都感同身受,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。正常孕妈也可以借鉴,注意科学饮食,还可以预防糖尿病!
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吃水果吗?
答案是肯定的,在血糖波动不大的情况下,GDM妈妈可以选择水果,水果中具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,有机酸和芳香成分,能够调节糖脂代谢、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,是孕产期必不可少的食物,水果中含的单糖和双糖与葡萄糖及蔗糖相比,对血糖的影响小,同时水果中含有的可溶性及不可溶膳食纤维,也有利于平稳血糖并预防便秘,但不是随意吃。
吃起来越甜的水果越容易升血糖吗?
不是这样的。水果的口感甜度不仅取决于含糖量,还与水果含糖的种类、含水分量有关,水果中的糖是在果实开始成熟后由淀粉转化而来。蔗糖、葡萄糖和果糖是水果中的主要糖类,它们的甜度相差很大。果糖的甜度最高,其甜度大约是蔗糖的1.8倍;而葡萄糖甜度最低,相当于蔗糖的70%。如西瓜和甜瓜口感甜度很高,但对血糖的影响没有橘子和香蕉大,在含糖量相等的情况下,果糖比例高的水果更甜一些,但一般GI反而低,如苹果、梨、枇杷等。
一天中什么时候吃水果最好?
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,最好在两次正餐中间,建议在下午两餐之间进食为佳,因为此时血糖比较稳定,而且午餐与晚餐间隔时间较久,适当加餐,可预防低血糖。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1小时内吃水果
果汁、水果奶昔是年轻妈妈的最爱,可以代替水果吗?
当然不能。水果榨成汁后,丢失了膳食纤维,只摄入水果的糖分,而且容易摄入过多水果的糖分,奶茶或水果干等还会加入额外糖和蜂蜜,不利于控制血糖
进口水果好好吃,是不是营养价值更高呢?
不一定。首先,很多进口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未知,不能确定对血糖的影响;其次,孕妈妈如果在孕期摄入从未吃过的热带水果,还会增加过敏的风险。一般相同的水果,颜色越深,成熟度越高,营养价值越高
打了胰岛素,是不是可以随意吃水果呢?
当然不是。很多水果含有一定的葡萄糖,对血糖较高、血糖波动大、胰岛素还在调试期的糖妈妈暂时不要吃水果。一般而言,在空腹血糖小于5.6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.7mmol/L,及糖化血红蛋白小于5.5%时,才可以适量吃水果。具体界定范围,并没有严格的规定,因为要综合考虑药物或并发症等因素,故是否能吃水果,宜请医生给建议。
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,可先将西红柿、黄瓜等当水果,等血糖平稳后再吃水果。
听说吃水果不容易长胖,可以代替主食吗?
不能代替。相对主食而言,水果的消化吸收及对血糖的影响速度较快,并且不含蛋白和脂肪,而主食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复合型的,尤其是粗杂粮,饱腹感强,消化吸收较慢,对血糖可以起到缓慢上升和缓慢下降的效果,所以糖妈妈切记不能放弃米饭面条等主食,食用量要按照营养师的计算配给。
甲妈妈吃香蕉血糖不高,是不是乙妈妈也可以吃?
不一定。通常来讲,每天可食用水果100~200克,但糖妈妈个体化差异很大,有的吃了含糖量低的水果反而血糖升高速度很快,有的则相反。糖友宜自己检测、摸索,寻找适合自己的水果。在吃水果之前,以及吃水果后2小时时测一次血糖,对了解自己能否吃此种水果,吃得是否过量,是很有帮助的。假如血糖波动大或出现异常,还是要暂时忌口或更换水果品种。
水果可以代替蔬菜吗?
当然不能。尽管蔬菜和水果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,但它们是不同食物种类,其营养价值各有特点。蔬菜品种远多于水果,且蔬菜(深色蔬菜)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水果,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。在膳食中,水果可补充蔬菜摄入不足。水果中碳水化合物、有机酸、芳香物质比新鲜蔬菜多,且水果食用前不用加热,其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影响,故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。
不同种类水果,差别真的那么大吗?
是的,不同种类的水果对血糖影响不同,不光要看水果中糖含量,还要看水果中糖构成,即根据该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而定。
应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且血糖反应低的水果。适宜吃的水果:黄瓜、西红柿、樱桃、青桃、橙子、柚子、柠檬和李子;需慎重选用的水果:香蕉、橘子、苹果、梨、芒果、荔枝、西瓜和草莓;糖友不宜选用的水果:红枣、柿子、哈密瓜和黄桃,尤其不建议吃干枣、蜜枣、葡萄干、桂圆等干果和果脯,它们糖含量较高。建议保存下表:
血糖生成指数(小于50.0) | 血糖生成指数(大于50.0) | ||
黄瓜(生) | ﹤15.0 | 草莓酱 | 51.0 |
西红柿(生) | ﹤15.0 | 香蕉(熟) | 52.0 |
樱桃 | 22.0 | 芭蕉[甘蕉,板蕉] | 53.0 |
李子 | 24.0 | 猕猴桃 | 52.0 |
柚子 | 25.0 | 芒果 | 55.0 |
苹果 | 29.0 | 红枣干 | 55.0 |
桃 | 28.0 | 葡萄(淡黄色,小,无核) | 56.0 |
香蕉(生) | 30.0 | 提子干 | 56.0 |
杏干 | 31.0 | 巴婆果 | 58.0 |
桃干 | 35.0 | 菠萝 | 66.0 |
苹果(红富士) | 43.0 | 西瓜 | 72.0 |
梨 | 36.0 | 木瓜 | 59.0 |
草莓 | 40.0 | 混合水果干 | 60.0 |
紫葡萄 | 43.0 | 无花果干 | 61.0 |
柑 | 43.0 | 葡萄干 | 64.0 |
橙子 | 43.0 | 桃(罐头,含糖浓度低) | 52.0 |
梨罐头(含糖浓度低) | 25.0 | 桃(罐头,含糖浓度高) | 58.0 |
桃罐头(含果汁) | 30.0 | 杏(罐头,含淡味果汁) | 64.0 |
梨(罐头,含果汁) | 44.0 | 荔枝罐头 | 79.0 |
|
| 橘子汁 | 57.0 |
|
|
|
|
参考文献
[1]杨月欣,李宁.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[M].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,2011.
[2]中国营养学会官网:http://www.cnsoc.org/content/details_60_25547.html.
[3]中国营养学会.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专业版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6.
[4]杨月欣.食物血糖生成指数——一个关于调节血糖的新概念[M].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,2004.